纪事诗“啼乌行”译注
时间:2016-07-14 11:40:06啼乌行 〔清〕黄仲则
白项老乌何所求?咿呜呀呷啼檐头。①
须臾乃有千百至,黑云一片风飕飕。
啼声潮沸杂悲怒,问之旁人得其故。②
朝来设肉网其一,此间即是张罗处。③
此时啼乌啼更悲,更有挟弹邻家儿。④
弦声一响乌四起,一乌伤重拍地飞。
我观此状泪不止,彼为呼群身更死!⑤
明知无益痛系心,物类相怜有如此。⑥
谁欤罗者伊来前,我今售放拚百钱!⑦
毛蓬脰缩曳之出,甫一脱手翔飘然。⑧
谁知老乌伺墙角,突起追飞羽声肃。⑨
邀之使转啼匝檐,尔纵知恩去宜速。⑩
人不如鸟能钟情,所恨缺陷难为平。
悲欢离合幸无恙,何日能令死者生?
【注释】
①白项老乌:脖颈围有白色羽毛的老乌鸦。咿呜呀呷:象声词,喻乌鸦的急促叫声。
②啼声:指鸟类的啼叫声、鸣叫声。潮沸:此指像潮水那样嘈杂喧嚷。沸,杂乱、纷乱,水波翻涌的样子。得其故:得知其中缘故。
③网其一:用网套住(乌鸦)其中之一。张罗:铺设罗网。张,张开,铺开。罗,罗网。
④更有,即“又有”。挟弹,此指用弹弓子挟持弹丸。儿,旧诗中读 ní,与今 ér 音同义。
⑤彼,此指乌鸦,尤指那只老乌鸦而言。呼群,即呼唤自己的群类。身更死,指更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⑥此句是说:乌鸦在这种情况下唤来自己的群类根本没有益处,无非出于痛心牵挂自己同类的不幸而已。物类:此泛指动物类。
⑦谁欤罗者:此为倒装句,是说“设网的人是谁?”欤:语气助词,于此表示疑问。罗:于此为名动词,后跟“者”,即指设网的人。伊来前:即“你近前来”。此句明显带有气愤的口气。
今:即现在、当下,表示现在进行时。售放:即买鸟放生。拚 (pàn):舍弃,不顾惜,亦读 pīn 。
⑧毛蓬:即毛羽乍蓬着。脰缩:缩着脖颈,即缩头;脰 dòu,即脖颈。曳:同拽,牵引出、拉出。此句是说,把那只被捕获的乌鸦从拘束它的器具(或笼子)中拽出。这是诗语言中的省略句,以一个“曳”字,由你自己去意会从什么物什中“曳出”就行了。有人翻译成把那只缩着脖子的乌鸦脑袋拽出来,那就错了。甫:刚刚。翔飘然:指翩然地飞走。
⑨伺:守候,候在。羽声肃:拍打翅膀的声音急速;肃,通“速”,急速。
⑩邀之:此指老乌鸦邀唤被放飞的那只乌鸦。使转:使回转。啼匝檐:此指绕着屋檐鸣叫,似有感恩之情。匝:绕,盘绕。
【译文】
白脖圈的老乌鸦你有何请求?呜呜呀呀地啼叫在屋檐头。片刻间千百只乌鸦闻声来,如一片黑云带着风飕飕。
潮水般的啼叫声充斥着悲和怒,我问了旁人才知道啥缘故。早晨设肉饵,一只乌鸦被套住,原来这里就是铺设罗网处。
此时乌鸦啼叫得更伤悲,哪知又有挟着弹丸的邻家小儿来相对。弹弓一响,乌鸦四处轰然起;一只受重伤,扑腾着翅膀拍地飞。
目睹这一场景我的眼泪流不止,老乌鸦唤来自己的群类岂不更找死!明知此举无益处只是痛牵心,动物类相互怜悯的本能正如此。
铺设鸟网的人是谁你近前来:我今天买下你网住的乌鸦放生愿舍一百钱!于是把那只蓬毛缩头的乌鸦拽出笼,刚一撒手就翩然飞上天。
未料老乌鸦早已守候在墙角,突然飞起来,急速拍打着翅膀追在后。它带回那只被放飞的乌鸦绕着屋檐叫,我念叨着:你若知恩就应该快飞走!
人啊竟不如飞鸟能专情,所恨的是这种缺陷难补平。悲欢离合的这只乌鸦幸好能脱险,但何日能让那只死去的再重生?
【译注感言】
作者黄仲则生在清代中叶,系北宋诗人黄庭坚后裔,诗才最富盛名。道光年间诗人吴兰雪称道:“仲则诗无奇不有,无妙不臻。”可惜终身未士,无非其“气节傲骨”难被社会所容罢了。
读了黄仲则这首纪事诗“啼乌行”,让人联想到元好问的“雁丘词”,活生生的一颗慈悲之心在诗句中跳动着。生计中或许干点什么都可持家裹腹,而何以竟有人选择残杀生灵来牟利呢?黄仲则可谓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舍出一百铜钱来赎救那只被网住的乌鸦,足见世间人品德行之殊异。黄仲则的买乌放生与元好问的磊石葬雁,不无共鸣之处,都试图以一颗慈悲之心感染世人,善莫大焉!当然,怀慈悲之心者,未必都有机遇成得大事,但没有慈悲之心者,则必官非好官、民非善民,古如此,今亦如此!
- 标签: 古词风韵
- 上一篇:“祈雨辞”译注
- 下一篇:《又呈吴郎》诗·译注
猜您喜欢更多》
与“纪事诗“啼乌行”译注”相关古词风韵阅读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