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衮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瞧路上,著一衮衣的朝 土,转添许多俗气。故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译文】 在冠盖云集的高官显贵之中,如果能出现一位手持藜杖身穿粗布衣裳的雅士,自然就会增加清高风采;在渔父樵夫中,假如加入一个朝服华丽的在 官,反而增加...
[查看详细 ]
-
试思未生之胶有何象貌,又思即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恢冷。一性寂 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译文】想想看,人在没出生之前又有什么形体相貌呢?再想想,死了以后又是 一番什么景象呢?一想到这些不免万念俱灰。不过精神是永恒的,保持了纯 真本注,自然能超脱物外遨游于天地之...
[查看详细 ]
-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保 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译文】 就母亲来说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积蓄金钱却又容易引起盗匪的窥探,可见值得高兴的事都附带有危险。贫穷可以逼使人 勤俭,疾病可使人学会保养身体的方法...
[查看详细 ]
-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所接以的全是有犹如医疗自身不蹭的良药在不知不党中会使你敦品硕行磨练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 中,这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销磨你精...
[查看详细 ]
-
趋炎队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谈亦最长。
【译文】 攀附权贵的人固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为此所招来的祸患是凄惨而又快速的;能安贫乐道栖守自己独立人格的人固然很寂寞,但是因此所得到的 平安生活时间很久趣味也浓。
【注解】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
【评语】 ...
[查看详细 ]
-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译文】 口是心灵的大门,假如大门防守不严,内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的双脚,意志不坚定,就可能会像跛脚一般走入邪路。
【注解】 意乃心之足:形容心灵统帅意识。 邪蹊:指不正当的小路。
【评语】...
[查看详细 ]
-
饱后思味,则浓谈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 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译文】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看,所有的甘美味道都已经全部消夫。房事满足之后再来回味性欲的情趣,鱼水之欢的念头已经全部消失。所以假如人 们常用事后的悔...
[查看详细 ]
-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哺小民则无豪 横之名。
【译文】 对于一个有高深道德修养的人不可不敬畏,因为敬畏有道德有名望的人就不会有放纵安逸的想法;对于平民百姓也不可不抱敬畏态度,因为畏惧平 民百姓就不会有豪强蛮横的恶名。
【注解】 大人,指...
[查看详细 ]
-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 分便无悔。
【译文】 可口的山珍海味,多吃便伤害肠胃等于是毒药害人,控制住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称心如意是好事,其实有一些引诱人们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 所以凡事不可只求心满意足,保持在差强人意的限...
[查看详细 ]
-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大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 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青矣。
【译文】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所以对任何事都不要太认真。宋儒邵雍说:“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