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
蚤智:蚤与早同,蚤智即先见之明。
幸福:此处幸是非分而得到的意思,幸福是指侥幸得到的幸福。
一个人只有在生过病之后才能体会出健康的可贵,只有在遭...
[查看详细 ]
-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一壶:壶是指匏,体轻能浮于水。《鹘冠子·学问》篇中有“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指平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时候就成为救命的法宝。
三窟:通常都说成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
[查看详细 ]
-
为善不见其增,如草里东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东瓜:就是冬瓜。
一个常常做好事的人虽然表面上看不到什么好处,但行善的人就像一个长在草丛里的冬瓜,自然会在暗中一天天长大;一个常常做坏事的人,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坏处,但做
恶...
[查看详细 ]
-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心体:在中国哲学中,除了具体的形骸外,所有精神、灵性、智慧、思考、感情、意志等都被视为心抽象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心体可解释为...
[查看详细 ]
-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羁锁:束缚。
夷犹:留连。《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
臻:到达。
一个终日被物欲所困扰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悲哀;只有流连于本性纯真的人...
[查看详细 ]
-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凝滞固执:凝滞是停留不动,比喻人的性情古板。固执是顽固不化。
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的言行如烈火一般炽热,仿佛所有跟他接触的人物都会被焚烧;
一个刻薄寡恩无...
[查看详细 ]
-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随缘:佛家语,佛教以外界事物的来临,使身心受其感触叫缘,应缘而起的动作叫随缘,听其自然不加勉强。
素位:指本身应做的事,而不羡慕身外的事。例如《中庸》有“君...
[查看详细 ]
-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偈:是梵语偈陀的音译,意译为颂的意思,每偈约四句,用来颂扬佛的功德或申明佛的教义。
禅: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也叫禅定。意译是静虑,而静就是定,虑就是慧,定慧均等
为禅那。
玄机:道家...
[查看详细 ]
-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丝竹:乐器。
茗:茶水。
形释:形是躯体,释有解说的意思。
游衍:逍遥游乐。
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没有音乐来调剂生活也会感到舒适愉快,不需要焚香...
[查看详细 ]
-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愆:过失、错误。
燮理:调和、调理。
怨咨:怨恨、叹息。
氛疹:氛当凶气解,氛疹是疾病。
我们自己的身心就等于一个小世界,不论高兴与愤怒...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