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全诗翻译赏析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这两句是说,上阳人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苦相同,极写其苦了一生的悲惨遭遇。用感叹的情调和讽喻的语词,写出诗人的一片恻隐胸怀。
出自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⑵。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⑶。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⑷。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⑸。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⑹。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⑺。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⑻。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⑼,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注释
⑴上阳:即上阳宫,在唐东都洛阳皇宫内苑的东面。白发人:诗中所描绘的那位老年宫女。
⑵绿衣监使:太监。唐制中太监着深绿或淡绿衣。
⑶承恩:蒙受恩泽。
⑷杨妃:杨贵妃。遥侧目:远远地用斜眼看,表嫉妒。
⑸耿耿:微微的光明;萧萧:风声。
⑹啭(zhuàn):鸣叫。
⑺尚书:官职名。
⑻鞵(xié)、履(lǚ):都是指鞋。
⑼美人赋:作者自注为“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
译文
上阳宫人啊,上阳宫人,当年的花容月貌已经暗暗消失;如今垂暮之年,白发如银。绿衣监使守着宫门,一下就关闭了上阳人多少个春天。
说起来,还是玄宗末年被选进皇宫,进宫时刚十六,现已是六十。一起被选的本有一百多人,然而,日久年深,凋零净尽,如今剩下只老身一人。
想当初,吞声忍泪,痛别亲人,被扶进车子里不准哭泣。都说进了皇宫便会承受恩宠,因为自己是那样的如花似玉。哪晓得一进宫,还没等到见君王一面,就被杨贵妃远远地冷眼相看。我遭到嫉妒,被偷偷地送进上阳宫,落得一辈子独守空房。
住在空房中,秋夜那样漫长,长夜无睡意,天又不肯亮。一盏残灯,光线昏昏沉沉,照着背影,投映在墙壁上;只听到夜雨萧萧,敲打着门窗;春日的白天是那样慢,那样慢啊,独自坐着看天,天又黑得那样晚。宫里的黄莺儿百啭千啼,本该让人感到欣喜,我却满怀愁绪,厌烦去听;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同飞同栖,是多么地让人羡慕,但我老了,再也引不起丝毫的嫉妒。黄莺归去了,燕子飞走了,宫中长年冷清寂寥。就这样送春,迎秋,已记不得过了多少年。只知对着深宫,望着天上月,看它东边出来,西边落下,已经四五百回圆缺。
现如今,在这上阳宫中,就数我最老。皇帝听说后,远远地赐了个“女尚书”的称号。我穿的还是小头鞋子、窄窄的衣裳;还是用那青黛画眉,画得又细又长。外边的人们没有看见,看见了一定要笑话,因为这种妆扮,还是天宝末年的时髦样子。
上阳宫人哪,苦可以说是最多:年轻也苦,老了也苦。一生孤苦,可又能怎样?你不曾看到那时吕向的《美人赋》!你又没见到今日的《上阳宫人白发歌》!
赏析
《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淫欲的罪恶行径提出强烈的控诉。全诗兼用叙事、抒情、写景、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语言浅显,含义深刻,充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 标签: 唐诗三百首
猜您喜欢更多》
与““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全诗翻译赏析”相关诗句阅读
-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
-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
- 《春泛若耶溪》全诗翻译赏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 《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翻
- 七言绝句《春怨》全诗翻译
- 《金陵酒肆留别》全诗翻译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
-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
-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
-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
-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
-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
-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
- “高江急峡雷霆斗 翠木苍
-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
-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
-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 “孤猿更叫秋风里 不是愁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