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这两句是说,池上晴日高照,气候暖洋洋的,乌龟爬到岸上来晾晒甲壳;傍晚时分,松林昏暗下来,白鹤则归林栖息。写景如画,对仗亦工。写“龟”、“鹤”的活动,一方面化静为动,使全篇变得生动起来,另一方面又以动衬静,以“龟”、“鹤”之活跃衬寺庙之沉寂。
出自司空曙《经废宝庆寺》
黄叶前朝寺,无僧寒殿开。
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
古砌碑横草,阴廊画杂苔。
禅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个秋日,经过一座废弃的禅寺时有感而作。全篇围绕一个“废”字落笔。前三联写景,具体描绘“废宝庆寺”的荒凉与败落,最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
首联写宝庆寺的破败,从总体上着眼。“黄叶”,点明季节当在深秋,“前朝”指寺的历史久远,可能是唐朝初年所兴建,也可能更早些。这句写秋天,勾勒出一幅萧条、肃杀的景象,隐含身世之感,时运之叹。下句“无僧”,指庙中无僧人住持,“殿”上加一“寒”字,更显出寺的荒冷凄清,这句说宝庆寺的正殿十分荒凉。
颔联将目光由大殿转向院中,通过写两种动物来反衬寺庙之“废”。“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每当天晴日丽,水池中的乌龟出来自由自在地晒太阳,到了暮色苍暝之际,仙鹤又飞了回来。“龟”、“鹤”都是长寿吉祥之物,在写寺庙的荒废时,特意拈出二者,颇有深意。一、借“龟”、“鹤”的寿命之长来衬托宝庆寺命运之短;二、说“龟出曝”把水池、松林作为栖身之地,说明龟鹤早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从对面见出寺庙荒废已久;三、此诗首联写宝庆寺之“废”,均为景语,第二联写“龟”、“鹤”的活动,一方面化静为动,使全篇变得生动起来,另一方面又以动衬静,以“龟”、“鹤”之活跃衬寺庙之沉寂。
颈联继续写废寺景物,以碑、画两个意象抒废寺之叹。“碑”在寺庙中通常用于刻经文或记载庙宇的沿革变迁等等,具有重大意义,冠一“古”字,加重了历史的色彩,而今碑为乱草遮盖,令人生无限感慨。“画”即庙中壁画,亦为庙内“圣物”,如今“画”上又布满斑驳杂乱的青苔,则宝庆寺之杳无人迹,废弃已久,不言自明。
尾联由景语转入情语,直抒胸臆作结。“禅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人们心目中的净土——禅宫寺院尚且破败毁弃如此,那么在烦扰,污浊的尘世中,可悲可叹的事情就更多了。
宝庆寺衰败的具体原因已不可考,它或许由于战乱(如隋末之乱、安史之乱等)的破坏,或许是历次佛、道斗争中的牺牲品,然而这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作者借写此庙之废,抒写了自己的时代和人生感慨。全诗由景及情,情调感伤,深沉地诉说了时代之感,身世之悲,令人读之不胜悲凉。
- 标签: 唐诗三百首
猜您喜欢更多》
与““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关诗句阅读
-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
-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
- 《春泛若耶溪》全诗翻译赏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 《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翻
- 七言绝句《春怨》全诗翻译
- 《金陵酒肆留别》全诗翻译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
-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
-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
-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
-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
-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
-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
- “高江急峡雷霆斗 翠木苍
-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
-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
-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 “孤猿更叫秋风里 不是愁
精品推荐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