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填密,而不可琐悄;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译文】 一个人的气度要高旷,却不可流于粗野狂放;心思周详,却不可繁杂纷乱;生活情趣要清淡,却不可过于枯燥单调;言行志节要光明磊落,却不可偏激刚烈。
【注解】 气象...
[查看详细 ]
-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屏藩。
【译文】利欲未必都会扼杀天性,只有自以为是的偏私和邪妄就是残害心灵的毒虫;声色享乐未必都会妨碍人对宇宙真理的探求,自作聪明才是修悟道 德的最大障碍。
【注解】 意见:本意是意思和见解,此处为偏见、...
[查看详细 ]
-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文】 恪守道德节操的人,只不过会遭受一时的冷落;而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千年万载的唾弃与凄凉。胸襟开阔且通达事理的人,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顾及...
[查看详细 ]
-
悠长之趣,不得于酿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枯 寂,而是生于品竹调品。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译文】能维持久远的趣味,并不是在美酒佳老中得来,而是在粗茶淡饭中得到; 悲伤失望的情怀,并非产生在穷愁潦倒中,而是产生于美妙声色的欢乐中,可见美食...
[查看详细 ]
-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 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译文】 人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在安详中气概才会像晴空白云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 魂;在人淡泊中内心...
[查看详细 ]
-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大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大方,以至凡事都要 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薄的人,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对等别人也很淡 薄,...
[查看详细 ]
-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 则精神自奋。
【译文】 事业稍不如意而处于逆境时,就应想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这样怨天尤人的情绪会自然消失;事为顺心而精神出现松懈时,要想想比我更强的人, 那你的精神就自然会振奋起来。
【注解】 拂逆...
[查看详细 ]
-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译文】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假如能冷静观察事物的变化,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思;一个人穷困潦倒不得意时,仍能保持一股向上的精神,就可 以获得很多真正的生活乐趣。
【注解】 冷落:寂静冷寞。
【...
[查看详细 ]
-
富责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文】 荣华富贵的显各,假如是从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野花,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如果是从建功立业...
[查看详细 ]
-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 不是个好臣士。
【译文】经常宴饮作乐,不是一个正派人家;习惯于靡靡之音和华丽艳服,不是 一个正派书生;名利权位观念太重,不是一个好官吏。
【注解】士子:指读书人或学生。
【评语】 孔子说:“君子食无...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