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状物,植物花卉,梅花,疏影,暗香
【名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处】
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译注】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说明】
《山园小梅二首》是宋代诗人林逋的组诗作品。这是两首咏物诗,其中第一首历来极为读者称道赞赏。此诗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尘;颔联二句历来被读者誉为咏梅的绝唱,在这一联诗中,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颈联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加强前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最后说可以亲近梅花的,幸喜还有低吟诗句那样的清雅,而不须要酒宴歌舞这样的豪华。作者在这里赋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与梅花的关系达到了精神上的无间契合。全诗着意写意传神,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极富神韵。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查字典诗词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梅的绝唱,诗本身就把梅写到了极致,再加上有“梅妻鹤子”之称的作者,让人止不住惊叹。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是写梅的千古名句,它把梅花的风姿神韵写到了极致。“疏影横斜水清浅”,梅花疏落,梅枝斜横在清浅的水面上,如清瘦的美人临水照镜,有翩若惊鸿之致。“疏影”极写梅之轻盈的枝干,也写出梅花的疏落有致,它不是簇簇拥拥热闹地开放,而是稀稀落落的,带有几分孤傲。“横斜”传出梅之清新而又妩媚的风姿,它的枝干不是笔直地延伸,而是有倾欹,有纵横,情趣横生。“水清浅”凸显梅之灵动的神韵。“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香幽幽地飘动,不见其形就闻其香,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更显幽独超逸。“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难以捕捉,而又无处不在。“浮动”写梅香若有若无,忽然而来,飘然而逝;“月黄昏”写梅所在的背景,朦胧清幽,富有浪漫色彩,意境迷离,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其中“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独特的风貌,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这两个词最后便成为词牌名,足见诗人们对其赞誉之高。只是这两句诗并非林逋的首创,他除了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之外,还借鉴了前人的成果,五代南唐江为有“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但仅仅有这两句,不能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缺乏感发的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便使梅花形神活现,也使得那两句“原诗”有了神韵。
- 标签: 梅花
- 上一篇: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 下一篇: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猜您喜欢更多》
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相关诗句阅读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
-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
-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
-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
-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
-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
-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
-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
-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
-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
-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
-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
-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