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忆挂孤帆东海畔)
时间:2016-06-15 16:47:36蝶恋花
清朝末年,政治黑暗腐败,国事已到无可收拾的地步。满腔忠悃之忱的王国维,怀着极度不安的心情,注视着封建王朝一步步走向崩溃,他已知道无力可回天了。作于1907年。
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①几度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②金阙荒凉瑶草短。到得蓬莱,又值蓬莱浅。③只恐飞尘沧海满。人间精卫知何限。④
【注释】①忆挂三句:想当年,我在东海边高高挂起船帆,那蓬莱仙山只在不远的海中,年年都可以望见。挂帆:表示乘船出发。李白《行路难》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以喻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青年时代的王国维,思想上倾向改良运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王国维从故乡来到上海,寻求新学,在维新人士主办的《时务报》中当书记校对,业馀时间去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跟日本人藤田丰八等学习外文及理化等科学。二十七年秋,东渡日本,在东京物理学校读书,并研究哲学、心理、伦理等学。这是王国维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也是本词中所写的挂帆东海。②几度二句:可是,多少回猛烈的天风,把我船头吹转。入望中的仙山楼阁,也阴晴屡变。两句写追求的失败。王国维在《时务报》工作不久,戊戌政变爆发,维新人士多被捕杀或贬逐,这对王氏的思想当有很大的刺激。后来他又醉心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叔本华的影响,思想感情日趋悲观失望。在这前后,写了不少文章表示对国事的忧虑。如《教育小言十则》云:今举天下之人而不悦学几何,不胥人人为不祥之人,而胥天下而亡也。《教育小言十三则》又云:夫至道德、学问、实业等皆无价值而惟官有价值,则国势之危险何如矣。③金阙三句:神仙宫阙一片荒凉冷落,瑶草亦已凋残。唉,想不到来到蓬莱,正遇上蓬莱水浅的时候。瑶草:传说中的仙草。东方朔《与友人书》: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神仙传?王远》载,麻姑说: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三句写世事的变化无常。④只恐二句:我只怕一旦发生沧桑巨变,东海扬尘,谁知道在人世间有多少矢志不移的精卫啊!飞尘沧海:犹言沧海桑田。宋张元干《陇头泉》:三十载黄粱未熟,沧海扬尘。精卫:《山海经?北山经》载,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游于东海而溺死,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于东海。王国维已预感到清室的覆亡,词中流露出对革命的不安和恐惧。
- 标签: 古词风韵
- 上一篇:喜迁莺(秋雨霁)
- 下一篇:鹧鸪天(楼外秋千索尚悬)
猜您喜欢更多》
与“蝶恋花(忆挂孤帆东海畔)”相关古词风韵阅读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