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忆江南
时间:2017-07-06 14:33:44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下面是万树词律所列菩萨蛮的词谱原来的样子:
菩萨蛮(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重叠金)
[唐]李白
平(可仄)林漠(可平)漠烟如织(韵)寒(可仄)山一(可平)带伤心碧(叶)瞑(可平)色入高楼(换平)有(可平)人楼(可仄)上愁(叶平)玉(可平)阶空伫立(三换仄)宿(可平)鸟归飞急(三叶仄)何(可仄)处是归程(四换平)长(可仄)亭连(可仄)短亭(四叶平)
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声字下面注明可仄,于仄声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没有注,这就表明必须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声,就应照填一个平声字。织字下面注个韵字,表示这里该用韵;碧字下面注个叶字[11],表示这里该叶韵(即与织字押韵)。当然并不规定押哪一个韵,但是要求一个仄声韵。楼字下面注换平,是说换平声韵。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说叶平声韵。立字下面注三换仄,是说在第三个韵又换了仄声韵;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说叶仄声韵;程字下面注四换平,是说在第四个韵又换了平声韵;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说叶平声韵。万树是清初时代的人;在万树以前,词人们早已填词,那又依照谁人所定的词谱呢?古人并不需要词谱,只要有了样品,就可以照填。试看辛弃疾所填的一首菩萨蛮: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辛词共用四十四个字,共享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韵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词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词,甚至原词前阕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后阕用平平平仄平,都完全模仿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拿谁的词来做样品呢?如果说写菩萨蛮要拿李白原词做样品,李白又拿谁的词做样品呢?其实菩萨蛮的最早的作者(李白?)并不需要任何样品,因为菩萨蛮是按曲谱而作出的。民间作品多数是入乐演唱的,所以只须按曲作词,而不需要照样填词。至于后世某些词调,那又是另一种情况。词人创造一种词调,后人跟着填词。词牌是越来越多的。有些词牌是后起的,那只能拿较晚的作品作为样品。
本来,唐宋人填词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一个词牌往往有几种别体。词中本来就是律句占优势;有些词的拗句又常常被后代词人改为律句。例如菩萨蛮前后阕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为平平仄仄平。有些词,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在开始的时期就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所以后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说来,小令的格律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我们研究词律的时候,既要仔细考究它的规则,又要知道它的变化。不求甚解和胶柱鼓瑟都是不对的。
这里将列举一些词谱,作为示例。为了便于了解,改变了前人的做法,不再录样品,而是依照讲诗律时的办法,列举一些平仄格式,然后再举两三首词为例。
1)忆江南(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梦江南等)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
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梦江南
若水
相思甚,
不觉已三更。
雨歇风平天渐冷,
窗闲庭静被长轻。
雪落与谁听?
- 标签: 散文诗
猜您喜欢更多》
与“诗词学堂忆江南”相关散文诗阅读
精品推荐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